首页>事业单位改革

运城市委编办“八审”推动县级事业单位改革平稳推进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31 11:37:06     浏览次数:11066

2021年,运城市委编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深化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工作部署要求,提高政治站位,聚焦难点热点,创新开展“八审”工作方法,对各县(市、区)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方案进行了全面审核,并在市委编委第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县(市、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方案,有效推动全市县级深化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全面开花,落地生根。

“一审”政治站位,确保旗帜鲜明。要求全市机构编制部门在研究改革方案、统筹机构设置、配置编制资源时,坚持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作为改革方向,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新目标新机遇新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政治要求,体现到事业单位改革的方方面面。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各项改革要求扎实推进落实,真正做到在思想上高度认同,在政治上旗帜鲜明,在组织上自觉服从,在行动上紧紧跟随。

“二审”起草程序,确保规范合理。运城市委编办以《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为基本遵循,以省委编办、市委编办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方案为准绳,全面总结市委编委研究改革方案的工作步骤,形成改革实践经验和统一可操作的改革方案模板,组织各县(市、区)委编办主任和业务骨干进行了专题培训,市县一体,同频共振,真正实现“遵同法、依同理、行同文”。市委编办紧扣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工作安排部署,按照“调研摸底、征求部门意见、征求分管领导意见、征求县(市、区)长意见、市委编办初审、召开专题会议、召开编委会议”的工作程序,研究形成了各县(市、区)改革方案,既贯彻了上级改革精神,又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确保改革方案的政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审”重塑情况,确保功能再造。运城市委编办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围绕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推进事业单位调整优化。围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推进事业单位资源均衡配置。围绕公益事业集约化可持续发展,推进事业单位科学规范设置”等改革精神,对各县(市、区)的机构整合调整情况进行审核。各县(市、区)均在改革实施方案中对事业单位进行整体性重塑重构,确保改革方案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新理念和新格局。夏县的科级事业单位,改革前后数量上没有变化,但通过改革对科级机构进行了整体重塑重构,全面压缩了“虚大空”事业单位编制规模,清理撤销了“空壳”、整合撤并“小弱散”,清理和剥离事业单位行政职能。

“四审”限额执行,确保预期目标。机构编制限额管理是事业改革的重大原则,也是改革的预期目标。市委编办严把红线、严守底线,在深入各县调研、充分征求意见、科学测算推演的基础上,对县级机构限额、编制总量进行了分配下达,引导推动各县(市、区)完成机构编制精简任务,事业机构设置均在规定的限额之内。此次各县(市、区)涉改事业单位机构精简比例为50%左右。各县(市、区)事业编制总量精简比例为20%左右。

“五审”对应设置,确保衔接贯通。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同志在市委编委第二次会议上强调,事业单位改革也要落实上下基本对应、相互衔接的要求。市委编办在绛县召开县级改革培训会,把中央、省委、市委改革精神和机构设置基本对应的要求进行了精细部署。各县(市、区)落实改革精神坚决有力,均设置了党校、党史研究室、融媒体中心、项目推进中心等党委政府直属单位;设置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心、招商投资促进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文物保护中心等,做到了机构设置基本对应,职能履行有效衔接。

“六审”地方特色,确保符合实际。将中央远景规划与基层实际紧密结合,因地制宜找准改革实施方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各县(市、区)根据改革精神,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相应事业单位提供了机构编制保障,体现各自特色。芮城设置了通用机场服务中心,平陆、临猗等4个县独立设置了果业发展中心,新绛设置了蔬菜发展中心,稷山设置了枣业发展服务中心等。以抓好全市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更好服务保障“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总抓手,真正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

“七审”重点领域,确保保障到位。按照中央、省委“推进事业单位资源均衡配置,重点用于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础科研、公共文化等编制急需,机构编制向基层倾斜”等改革精神,市委编办对县级事业编制进行了认真审核。要求各县(市、区)在编制分配上,做到学校、医院、文保等机构编制不精简,乡镇(街道)事业编制适当增加,执法机构编制重新锁定,并在编制分配上对社保、医保、疾控、防震减灾等涉及民生领域的机构给予了重点倾斜。

“八审”问题建议,确保规范有序。运城市委编办对各县(市、区)提出的60余条问题建议进行了梳理研究,对共性问题形成了38条政策口径;对个性问题都能坚持依政策进行一对一答复。并充分发挥有关部门作用,主动征求了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等部门意见,及时解决了改革中遇到的政策把握不准、职责界限不清等问题,确保县级改革有序推进。

“八审”,确保了各县(市、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方案都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事业单位改革确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为改革过程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稳步扎实推进奠定了基础。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运城市机构编制信息网版权所有

地址:运城市盐湖区河东东街248号 电话:0359-2660370

晋ICP备16001439号-1  |  晋公网安备 14080202000227号